發(fā)布:2019-12-10 00:20:53 關注:22829次
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副教授廖彬超老師、博士生導師。研究方向為安全與質(zhì)量、人因工程、認知/行為科學、風險分析和數(shù)據(jù)分析。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認知能力開發(fā)施工安全隱患的動態(tài)預警機制研究,事故風險源及其評估方法。廖老師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journa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, safety science,和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等高水平國際期刊發(fā)表50多篇論文。目前廖老師擬招收兩名博士后,歡迎海內(nèi)外人才加盟!意者請聯(lián)系廖老師()。
一、擬從事的研究領域
風險分析/人因工程
二、擬從事的研究內(nèi)容或研究計劃
研究計劃領域包含:人因工程/行為安全、視覺心理學、腦神經(jīng)科學、安全與質(zhì)量管理,面談后視情況安排。
在研項目包含但不限于:
1、基于人因可靠度分析的工程設計與施工不安全行為關聯(lián)機理研究;
2、超高層建筑施工事故風險源及其評估方法與技術等。
詳情請參照廖彬超老師網(wǎng)頁:
三、招聘要求
1、1985年及以后出生,符合清華大學博士后基本申請條件;
2、博士專業(yè)為工程管理或心理學相關方向;
3、具有扎實的心理學理論基礎、較好的數(shù)理或統(tǒng)計分析能力和英語水平;
4、能夠?qū)B毴珪r從事博士后研究(進站時間:2019/11-2020/03,視情況調(diào)整)。
四、其他
有效期:2019/12/31
電子郵箱:
有意者請于2019年12月31日前將個人簡歷、代表性論文等材料發(fā)至:,并注明"應聘博士后"。
清華大學土水學院教師個人信息
姓名:廖彬超
職稱:副教授
通信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(qū)清華大學西主樓3-405d
郵編:100084
電話:010-62781493
e-mail:
個人主頁:
教育背景 (從大學填起) | 2004.09-2008.12博士,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1999.09-2001.06碩士,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1995.09-1999.06學士,臺灣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 |
工作履歷 | 2013.01至今,副教授,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-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研究院 2009.09-2012.12講師,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-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研究院 2008.12-2009.08博士后研究員,美國營建研究院 |
開授課程 | 1.工程建設法律基礎(本科生,48學時) 2.工程合同管理(本科生,32學時) 3.工程合同與法律(研究生,32學時) 4.建設與房地產(chǎn)應用法律(研究生,32學時) |
研究領域 | 安全與質(zhì)量、人因工程認知/行為科學、風險分析、數(shù)據(jù)分析 |
科研項目 (代表性) | 基于認知能力開發(fā)施工安全隱患的動態(tài)預警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9.1~2022.12 基于人因可靠度分析的工程設計與施工不安全行為關聯(lián)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6.1~2019.12 超高層建筑施工事故風險源及其評估方法與技術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16.11~2020.12 黑山公路項目承包商風險評估研究 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2016.04~2017.06 國際工程水電施工與路橋技術標準應用研究 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2016.04~2017.12 中國電梯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美國聯(lián)合技術公司(utc)2013.04-2014.12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(yè)國際化程度分析中水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2012.03-2013.03 地源熱泵在中國的發(fā)展與應用三校低碳大學聯(lián)盟(lceua)2011.01-2012.12 項目執(zhí)行機構(gòu)腐敗預防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1.01-2013.12 全壽命期低碳低成本綠色建筑及其政策法規(guī)研究中國工程院2010.01-2011.12 超高層工程安全管理和技術實踐與創(chuàng)新中建、廣建西塔項目部2009.12-2011.07 建筑工程設計施工協(xié)作與監(jiān)管機制研究建設部2008.04-2010.04 |
學術及其他社會兼職 | 期刊審稿:as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,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,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, etc. 美國項目管理協(xié)會會員,asce美國土木水利學會會員 |
獎勵與榮譽 (時間順序按由近及遠) | 最佳論文獎,2017 iwcce, seattle, wa, usa 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5 pmi, the donald s. barrie award in 2010. 清華大學教學大賽理工組一等獎2010. |
學術成果 | selected peer-reviewed journal articles 1.[sci] xu, qingwen, heap-yih chong, andpin-chao liao*.(2019). "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monitoring."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102: 120-134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autcon.2019.02.004 2.[sci] xu, qingwen, heap-yih chong, andpin-chao liao*. "exploring eye-tracking searching strategies for construction hazard recognition in a laboratory scene." safety science 120 (2019): 824-832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ssci.2019.08.012 3.liu, mei, andpin-chao liao*. (2019). "integration of hazard rectification efficiency in safety assessment for proactive management." accident analysis & prevention 129 (2019): 299-308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aap.2019.05.020 4.[sci] liu m, chong h y,liao p c*, xu l y. probabilistic-based cascading failure approach to assessing workplace hazards affecting human error[j].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, 2019, 35(3): 04019006. https://doi.org/10.1061/(asce)me.1943-5479.0000690 5.[sci] sun, x., &liao, p. c*. (2019). re-assessing hazard recognition ability in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 with microvascular function in the brain. safety science, 120, 67-78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ssci.2019.06.040 the detailed publication list is available via: https://www.researchgate.net/profile/pin_chao_liao/research?ev=prf_act |
【1】凡本網(wǎng)注明"來源:云龍人才網(wǎng)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(quán)均屬于云龍人才網(wǎng),轉(zhuǎn)載請必須注明云龍人才網(wǎng),違反者本網(wǎng)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【2】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,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(nèi)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(quán)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(quán)等法律責任。
【3】如涉及作品內(nèi)容、版權(quán)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(nèi)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。
其他教職工招聘